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勘查研究總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單位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煤炭清潔利用資源評價理論體系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為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規劃提供了地質保障依據。
我國以往的煤炭資源評價注重“資源數量”的突破,對“資源質量”重視不夠,導致煤炭清潔利用的地質保障能力不足。該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構建了“面向煤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低碳能源和面向未來產業的高碳材料利用”綜合評價理論體系,涵蓋了資源賦存規律及其控制因素、成礦機制、成因類型、煤巖煤質特征等地質基礎理論;同時,從煤炭資源清潔利用角度提出了一套面向資源調查和勘查階段的綜合調查評價方法,實現了煤炭從“可采”到“可用”再到“清潔用”的科學分級。
據悉,該研究針對低碳能源轉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煤制油氣用煤為重點,從礦區—賦煤區—全國三個層面開展了煤炭資源分質分級評價,查明了全國煤巖煤質特征和變化規律,摸清了不同煤炭資源清潔利用潛勢,出版《中國煤炭資源煤質特征與清潔利用評價》《中國主要煤炭規劃礦區煤質特征圖集》等專著。同時,針對未來產業對高碳材料利用的需求,開展了超變質無煙煤/煤系石墨資源評價,劃分了全國煤系石墨成礦區帶,首次發布能源行業規范《煤系石墨鑒定與質量評價導則》,出版《煤系石墨成礦機理與賦存規律》。 截至目前,該成果在內蒙古、新疆、寧夏、青海等省區的煤炭資源戰略選區和找礦評價方面得到成功應用,取得顯著突破。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屆儲能西部論壇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陳海生指出,我國新型儲能今年上半年裝機規模創下新高,累計裝機已突破100吉瓦,并有望在2030年達到291...
8月21日,隨著白馬區塊焦頁157-1HF井投產,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投產井數突破1000口,夏季日產頁巖氣保持在1910萬立方米以上,鞏固了其作為國家川氣東送管道重要氣源地的戰略地位。
近日,我國最大全釩液流光儲一體化項目——三峽集團新疆吉木薩爾100萬千瓦光伏+20萬千瓦/100萬千瓦時全釩液流儲能一體化項目儲能電站首次充電實驗正式啟動。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介紹,“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局扎實推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