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化工園區規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為化工園區發展劃定了“規范紅線”與“質量高線”。筆者以為,推動化工園區規范化建設,需聚焦“產業協同、基礎設施、安全環保、智慧管理”四大抓手,以系統思維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
一要以產業協同為核心,構建高效產業鏈生態。產業協同是化工園區提升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也是破解“小而散”“同質化”困境的關鍵。當前部分化工園區存在企業布局無序、產業鏈斷層等問題。化工園區應圍繞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制定差異化產業發展規劃,沿海園區可依托港口物流優勢、進口原料便利條件,聚焦高端石化新材料賽道,重點發展高性能聚烯烴、電子化學品、生物基化學品等附加值高、技術密集型產業;內陸園區可立足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稟賦,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此外,可推動跨區域產業協同,如長三角化工園區聯盟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合作等方式,實現區域內產業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
二要以基礎設施為支撐,補齊園區發展短板。基礎設施是化工園區正常運轉的“筋骨”。化工園區應推進公用設施一體化,打破企業“各自為政”的模式,建設共享型公用工程島,集中供應蒸汽、冷卻水、工業氣體等。此外,園區還要完善環保設施,建設專業化化工廢水集中處理廠,配備深度處理系統,確保園區廢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同時建設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實現危險廢物園內無害化處理,避免跨區域轉移帶來的環境風險,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通過完善環保設施,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
三要以安全環保為底線,筑牢園區發展安全屏障。安全環保是化工園區不可逾越的紅線,也是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在安全管理方面,化工園區要構建“園區—企業—班組”三級防控體系,推動企業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在環保治理方面,要搭建園區級環境監測網絡,在大氣、水體、土壤布設監測點位,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情況,對超標排放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整改。同時,園區應推動安全與環保協同治理,建立安全環保數據共享機制,將企業環保違規行為與安全風險等級掛鉤,實施更嚴格的管控措施,實現“安全隱患早發現、環保問題早治理”。
四要以智慧管理為引擎,提升園區治理現代化水平。智慧管理是化工園區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化工園區應建設“智慧園區大腦”,整合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園區安全、環保、能源等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和預警,如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的智慧園區系統,可實時監測企業生產安全、污染物排放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預警,園區應急響應時間縮短到15分鐘內,管理效率提升40%。園區應鼓勵園內企業引入智能生產設備、建設智能工廠,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數字化。此外,要加強數據共享和應用,建立園區數據共享平臺,推動政府部門、園區管理機構、企業之間的數據互通,為園區規劃、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如江蘇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通過數據共享,實現了園區資源優化配置和精準管理。
化工園區規范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以產業協同強根基、以基礎設施補短板、以安全環保守底線、以智慧管理提效能。唯有將這四大關鍵舉措落到實處,才能推動化工園區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為我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9月1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召開9月份月度工作例會,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園區9月份重點工作,確保三季度順利收官,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奠定堅實基礎。?會上,新材料科技園有限公司、科技園各部門....
?綠色轉型正成為化工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以現代煤化工產業為支柱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下稱寧東基地)在脫“灰”奔“綠”的轉型實踐中交上了一份充實答卷——通過全產業鏈減碳增綠、綠電園區協同發展、...
晨光破曉,一條鋼鐵巨龍在湛江東海島化工園區蘇醒。藍色廊架如堅韌的脊梁,托舉起工藝管道,從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延伸至中科煉化廠區,并輻射周邊十余家上下游企業。
8月29日,山東省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企業家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聊城綠色建材與綠色化工專場。聊城市化工專項行動辦高質量發展組負責人秦曉丹表示,近年來,聊城市工信局發揮市綠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