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業是能源生產大戶和消耗大戶。在傳統油氣替代加快、碳約束日趨嚴格的形勢下,推動能源轉型是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特別是處于開采中后期的老油田,面臨資源接替不足、油氣穩產難度大、開采成本上升等問題,迫切需要以發展新能源為契機,通過規模開發利用,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綠色低碳效益發展。
“十四五”期間,在各項政策引導推動下,油田企業在大力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探索新能源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之路,且成效、規模初顯。“十五五”即將到來,如何做到規模化效益化發展,如何進一步深化與油氣生產的融合,將成為各油田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是抓好頂層設計,統籌高效開發利用。圍繞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應系統抓好產業政策、技術發展、應用場景、多能互補應用、資源潛力等研究,確定油田新能源發展方向和重點。按照“節能降碳、降本減費”原則,統籌有序和高效率高效益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全力構建與油氣生產深度融合、多能互補、協同高效、效益明顯的綜合能源供給應用體系,實現能源保障供應與綠色轉型發展相統一。
二是深化綠能替代研究,進一步擴大綠能規模。加大用能電氣化替代研究。探索稀油油田改為井口或井筒電加熱、稠油油田利用電加熱在井口和井下制蒸汽、輸油管道集膚效應電伴熱、大型裝備油改電等油氣生產、集輸能耗綠電替代路徑,挖掘用電潛力,為規模建設風光電奠定基礎。深化綠熱替代研究。重點聚焦稠油熱采、原油集輸伴熱及儲存維溫等生產場景,研究論證采取綠電加熱、集光集熱、采出水余熱回收進行加熱,以此減少燃氣燃煤用量或全部替代。論證廢棄井改地熱井應用。充分利用廢棄油水井資源,摸清地熱資源狀況,研究論證開發應用可行性、經濟性,為生產用熱、生活供暖等場景供熱。探索開展儲能、光熱、CCUS、綠證交易等業務。針對不同生產應用場景,研究論證并探索實施電化學及新型儲能、高效聚光集熱、高效儲熱、氫能產業鏈、生物質能等業務,跟蹤評估綠電交易、碳資產開發潛力并適時介入,厚植新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和規模。
三是積極外拓市場,提升新能源產業效益。依托油田開發礦區、自用電網、地熱余熱資源等,重點進行綠電、綠熱外供,向礦區周邊供應綠能;緊盯綠電直連、綠電上網等政策,探索綠電上網交易和為外部市場供電,擴大綠電開發規模和效益;探索與國內大型能源公司(專業公司)合作,因地制宜開發油田外部新能源市場,多渠道多途徑實現新能源增收創效;加強油地溝通,力爭將油田新能源規劃納入地方政府規劃,有力推進開發利用,爭取土地、稅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積極謀劃合作開發,實現互利雙贏。
四是探索新興業務,培育增長新動能。針對新能源發電間歇性問題,試點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項目,保障油田電網穩定;跟蹤氫能在鉆井、井下作業的應用場景,探索“綠電制氫—氫能利用”閉環;適時介入綠證交易、碳配額質押等業務,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
9月7日,福建中阿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廈門舉行。 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表示,福建中阿煉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各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們將持續深化與項目各方的全方....
近日,中國化學所屬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指出,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東華公司以集團公司“135”...
9月1日從銀川海關獲悉,在該關所屬興慶海關監管下,寧夏中匯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45噸危化品正己烷目前已順利放行,以海運坦克罐方式運輸,經由青島口岸啟運發往韓國,此舉標志著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改革試...
“十四五”期間,中國橡膠行業發展總體平穩,在產業規模、技術創新、結構轉型和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是產業規模擴大。與2019年相比,2024年我國橡膠行業利潤增長62.8%,規模以上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