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8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自治區落實“五大任務”工作推進情況及取得階段性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披露,2025年上半年內蒙古綠氫產量達到3659噸,超過去年全年產量;綠氨產能達到32萬噸/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錚指出,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堅決扛牢能源保供責任。新能源已經成為內蒙古的“王牌”產業和綠色“名片”。今年以來,內蒙古堅持源網荷儲一體推進,提質增效發展新能源。
在綠氫方面,內蒙古抓緊開拓綠氫藍海市場,將綠氫項目發電量40%以內上網政策延長至2027年,并出臺加快綠氫項目建設和促進消納9條措施,延伸打通了綠氫制綠氨應用場景,綠氨產能達到32萬噸/年,全國領先。今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產量3659噸,超過去年全年產量。一批氫能建設項目正加快推進,包括達茂旗至包頭市區輸氫管道開工建設,烏蘭察布至京津冀、敖漢至元寶山綠氫管道項目均已核準,計劃年內開工。
在儲能方面,內蒙古將儲能作為牽動新能源發展的“牛鼻子”,開展新型儲能專項行動,出臺加快新型儲能建設7條支持政策。目前,已批復項目涵蓋鋰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和壓縮空氣等6種主要技術路線。上半年,內蒙古新開工新型儲能項目1480萬千瓦,提前完成年度目標;新建成儲能規模70萬千瓦,總規模達到1102萬千瓦,同比增長112%。
“我們聚焦擴大供給,搶抓新能源發展‘窗口期’,緊抓快干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簡化新能源項目審批流程,推進‘沙戈荒’大基地、光伏治沙等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成。”陳錚表示。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裝機處于全國首位,上半年新能源新增裝機1028萬千瓦,總裝機超過1.45億千瓦,增長38%。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屆儲能西部論壇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陳海生指出,我國新型儲能今年上半年裝機規模創下新高,累計裝機已突破100吉瓦,并有望在2030年達到291...
8月21日,隨著白馬區塊焦頁157-1HF井投產,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投產井數突破1000口,夏季日產頁巖氣保持在1910萬立方米以上,鞏固了其作為國家川氣東送管道重要氣源地的戰略地位。
近日,我國最大全釩液流光儲一體化項目——三峽集團新疆吉木薩爾100萬千瓦光伏+20萬千瓦/100萬千瓦時全釩液流儲能一體化項目儲能電站首次充電實驗正式啟動。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介紹,“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局扎實推進能源...